2020年,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设立国际安保项目办公室,开展《构建海外权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澜湄国家国际安保合作》研究,参与民革云南省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调研。课题组先后与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合作中心、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外事办公室、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教育厅、先丰集团、九玺集团、印太集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安保企业和高校智库进行调研座谈交流,就湄公河国际航运、皎漂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筹建云南国际安保学院、澜湄国家国际安保服务项目、国际安保技术装备、建立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参加第三届非传统安全杭州国际论坛等活动。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定位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国内形势,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城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的全过程。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全球安保行业主要包括使用人的保护和使用设备的保护两类,业务范围涵盖随身护卫、设施保护、安全风险评估与咨询、安全技术防范、安全培训、情报收集分析、武装护卫、运输物流、通讯维护、公共医疗康复、监狱管理、犯罪押送、警用设施维护、钞票回收、社区保安、应急救援、军事训练、后勤保障、司法看护、使馆安全、慈善和非政府服务、边境巡逻守卫和排雷、特种护卫、大型商业活动、危险品配送、安保装备器材生产研发和营销、安防工程建设等领域,将全面覆盖重要产业(能源、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粮食、供水、供气、生态、健康)。
从人力保安上,截止2019年底,全球保安从业人员3000万人,合法拥有400万枪支,国际安保市场规模约3500亿美元;中国保安服务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保安公司约6000家,从业保安人员超过520万。在70个有数据统计的国家中,平均每10万人中有381名保安人员,安保公司雇员和警察人数的比率为1.8:1。
技术安全防范上,随着卫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发展,世界各国安保企业将技术安防作为重点发展方向。2019年全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约为156亿美元,实体安防市场占65%;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260亿元,企业总收入超过7000亿元,安防工程类业务占62%,安防产品类业务占30%,安防企业3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预计2020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元,企业总收入超过1.2万亿,数字安防产业将随着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全领域以及数字技术应用获得迅猛发展。以浙江数字安防产业为例,目前拥有超过1200家企业,产值超过2400亿元,正在编制的浙江省“十四五”数字安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预测到2025年浙江省数字安防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课题组认为,云南边疆地理位置以及面临反恐、禁毒、跨境犯罪、走私偷渡、境外武装冲突、疫情防控等复杂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一带一路”中缅、中老泰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澜湄合作中有大量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迫切需要提供海外权益保护,加上目前我国没有对私营安保企业开展海外服务进行专项立法,中国保安人员出境手续繁琐、无法持武器到境外从事安保业务,加上境外语言和社会文化环境存在差异,国际安保人才稀缺,安保专业化教育培训不足等因素导致人员防护业务只能向安全风险评估和咨询、境外安保人员培训等服务方向发展,维护中国到境外投资企业权益和保护中国公民在境外人身安全更多依靠技术安防和当地国际安保网络开展协作。建议将发展数字安防产业、建设国际安保学院、实施边境电子安防工程、建立境外重大投资项目风险预估机制纳入“十四五”期间云南省构建海外权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的重要内容。
调研组建议
1.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的范畴应该包括中国在境外国家直接或间接参与投资或运营的各类教育机构。还包括在中国境内招收以境外生源为主的各类教育机构。
2.将筹建云南国际安保学院纳入云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依托国际安保和智库研究机构资源,整合私营安保公司建立混合制的国际性、专业性、高等教育机构,为维护我国海外权益提供专业国际人才和服务网络。
3.在云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将重点扶持国门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缅甸木姐、滚弄、甘拜地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佛经学校为载体的中国模式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专科学校,重点扶持沿边市区县对口帮扶缅甸佤邦、克钦邦、掸邦四特区(勐拉)等地区的华文基础设施,并纳入学籍并轨认证。